页面载入中...

当前位置:首页>家庭教育>特殊教育>正文

昭阳市特教学校:特别的孩子个个是天使

2014-05-10 10:05:11来源:昭通新闻网我要评论(0)
字号:T|T

5月8日上午,记者了解到,目前在昭阳市特教学校就读的学生共313人,其中盲生29人,聋生284人,最小的8岁,最大的18岁。 其实,这些盲生只是适龄残障人群体中的一小部分。也许我们不能体会到他们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光影。

标签:特教 学校 特别 孩子 天使

触读盲文

课堂互动

展示街舞动作

练习乐器

积极回答老师提问

5月8日上午,在昭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务主任聂钦珍的指引下,记者来到了聋生部教学楼。

聋生部

“因为听不见,他们心特别细”

没有读书声、没有喧哗声、没有嬉笑声,仿佛进入了静音天地。

时值上课时间,同学们都在专注地学习,当记者出现在教室门口时,他们开始紧紧盯着记者,相互打起了手语,嘴里“依依呀呀”地说着什么,像是在问“他是谁?”。

记者跟随初(15)班上了一堂语文课,授课者是该班班主任罗家春。罗老师今年37岁,在市特教学校工作已18年。

他们的课堂很热闹,孩子们如此渴望表达:用丰富的表情、灵巧的双手,甚至含糊的音节。

“这些孩子都挺单纯,只要有耐心和爱心,就会收获许多快乐。”罗家春说,因为部分学生有残余听力,他们上课时都是手口同步,而且尽可能地提高嗓门。

记者发现,孩子们表现得很认真,回答问题也很积极。罗家春说,他们都是坚强的“孩子”,“他们非常懂事,并且,相互之间也很团结。”

为了使孩子们集中注意力,罗家春一直在大声喊着领读。她不失时机地表扬一句“真棒,再读一遍”。

“只要你用心和他们交流,就会收获很多快乐。”

罗家春告诉记者,或许正是孩子们听不见,因此很会观察,心思也细,你对他们的好,他们都记在心里。你有个头疼脑热,他们会很快看出来,体贴地照顾。其实语言不是问题,多数父母都不会手语,但一个眼神或动作,孩子都心领神会。

在小学四年级(36)班,聋人教师秦焱正在教孩子们画水彩画。记者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目的后,孩子们很踊跃,他们站在一起,举着自己的杰作,微笑着面对镜头。

下课来到操场上,一个名为罗祥会的女同学,看起来比较活跃,边比划边拉着记者,站在操场边的花坛前摆了个POSE,让记者为其留影。其他同学见了,开始大方起来,有的倒竖蜻蜓、有的下腰、有的倒挂金钩,恨不得将自己的才艺全部展示出来。

当他们看见记者竖起大拇指时,一个个露出了得意的笑容,直到上课铃声想起,还意犹未尽。

盲生部

他们摸盲文比我们看书快

一曲美妙笛声《女儿情》隔窗飘出,婉转悠扬。二楼一间教室,10余名孩子正在教师的辅导下学习拉手风琴,吹笛子。意识到有人进来,孩子们停下手里的动作,他们的双眼就像破碎的玻璃,睁得很大。

在记者的鼓励和请求下,孩子们还演奏了《十五的月亮》《敢问路在何方》。

“贝多芬虽然耳朵聋了,但他身残志坚,写出了不少世界名曲。”盲(1)班班主任刘光明正在为孩子们上语文课,课文讲述的是关于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。孩子们的双手,迅速地从盲文课本上划过,口里立即读出声来。

“他们摸盲文的速度,比我们看书快。”刘光明告诉记者:“这些对外界一片黑暗或模糊的孩子们,对世界既好奇又单纯,充满向往。”

聂钦珍告诉记者,目前在市特教学校就读的学生共313人,其中盲生29人,聋生284人,最小的8岁,最大的18岁。 其实,这些盲生只是适龄残障人群体中的一小部分。也许我们不能体会到他们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光影。

“只要我们用心,就能为每个孩子开垦出一片成长的沃土。”罗家春说,这些特别的孩子个个都是天使,每个月,他们都会带孩子们到校外玩一玩,逛逛街,爬爬山,吃点小吃。“我们既是老师,也是妈妈。”

“真知奥秘全凭手语传授,深情挚爱尽赖眼神表达。”采访结束,记者走出校门,回头看着特教学校教学楼上的这条标语。智乐园教育网

 

 

更多中小学教育资讯请点击:http://www.zhly.cn/education

分享到:
用户评论
 
你还可以输入    个汉字

评论信息:共有 0 条评论信息